首页 互联网 > 正文

评测Olympus Pen E-PL3微型可换镜头且苹果为何不用iWatch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周二发布了业界期待已久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但令人意外的是,苹果并未按照惯例将这款智能手表命名为“iWatch”。

在苹果之前的产品中,大部分名称都以“i”开头,如iPhone、iPad、iPod和iMac等,但在周二的新品发布会上,CEO蒂姆•库克(Tim Cook)却发布了两款以“Apple”而不是“i”开头的产品,分别是移动支付平台Apple Pay和智能手表Apple Watch。

对于花费数亿美元进行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的苹果而言,此次选用“Apple”为新产品命名绝非草率之举。一些品牌专家认为,苹果此举有两大用意:Apple Watch是苹果2010年以来首款新类别产品,苹果希望通过命名来突显这款产品;其次是向公众传达一个信号,苹果正迈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此外,也有分析师认为,Apple Watch的命名代表了这款产品的定位。Apple Watch是iPhone的配件和伴侣,需要与iPhone连接才能执行一些工作,而不是一款完全独立的产品。

对此,苹果尚未发表评论。

纽约品牌研究顾问公司Brand Keys总裁罗伯特•帕西科沃夫(Robert Passikoff)说:“苹果智能手表是仍将以‘i开头的众多产品的一个配件,与其他可穿戴产品一样,它不是一款独立的产品。”

尽管如此,对于苹果和库克而言,Apple Watch仍可能是一款举足轻重的产品。

近年来,库克一直处于乔布斯的阴影之下。而Apple Watch是他出任CEO以来所发布的首款全新产品。本周二的发布会在加州库伯提诺市弗林特剧院召开,在发布会之前,库克就曾强调过该剧院对苹果的特殊意义。30年前,乔布斯曾在这里发布了Macintosh计算机。

继2007年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和2010年进入平板电脑市场后,苹果如今再次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调研公司IDC预计,2015年全球智能手表销量将到达4200万块,相当于iPhone三个月的销量。

目前,Apple Watch对苹果营收的影响尚不明朗。但有分析师称,智能手表的发布至少让苹果恢复了一些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声誉。在过去的几年中,iPhone更新周期一直比较缓慢,通常是每年下半年发布新品,而每两年才会发布全新设计的iPhone。

苹果前任品牌战略高管艾伦•李恩斯(Ellen Leanse)称:“现在已进入新时代,如果以‘iWatch’命名,会给人一种老套的感觉。此外,Apple Watch可能会像Macintosh一样,形成一个产品系列。”

奥林巴斯 Olympus Pen E-PL3 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测评报告

作为新一代的微单机型,奥林巴斯的E-P3的出现惹人注目,但作为旗舰机型,其价格也难以亲民,实际上E-P3的主要作用就是打打招牌。而E-PL3才是真正的市场主力军,相信很多人关心E-PL3是否有接近E-P3的实力,我们这篇测评就围绕这个关注点展开。在阅读本文之前,您不妨先阅读一下《奥林巴斯 Olympus Pen E-P3 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测评报告 》[作者:夏昆冈 ] 。

外形

E-PL3的外形有了明显的改变,它的造型少了很多Pen系列的古典元素,而更像XZ-1。最典型的变化就是采用了无手柄的机身设计,通过法兰浮于机身之外的设计,让机身变得更薄,也更加紧凑,配合饼干头,其体积比起松下LX3,也大得有限。比起E-P3,其便携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重量也明显的降低。为了缩小体积,闪光灯也被设计成可拆卸形式。

从外观上看,银色款的E-PL3金属质感很强烈[还有黑色、白色款],其前面板采用金属拉丝处理,表层有透明漆覆盖,防止金属层氧化磨损。由于缺乏手柄,且机身表面光滑,握感并不理想。

体系差异

E-PL3隶属Pen系列,不过多了一个Lite[小]的后缀,这个系列与松下的G和GF系列,全部都属于Micro 4/3[简称M43]架构约束下的产品。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介绍到M43,它是目前流行的微单类型中的一种,这里不再赘述。

普遍的观点认为,微单是一种介乎倾向便携性的不可更换的小型数码相机和倾向画质的单反相机之间的一个中间类型,比单反便携比小型DC画质优秀。这种观点,基本决定了消费者对微单的定位,或者用于取代小型DC升级用或者作为大型单反系统的备机使用。在我们最近一次的调查中,读者普遍认可这种定位。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用户将之主要用于旅游、扫街等拍摄用途。基于微单自身特点,评价微单时应与DC和单反区别对待。

感光器模组

E-PL3采用的感光器模组与图像处理器,在硬件规格上与E-P3的相同,在奥林巴斯网站,介绍两者的感光器和图像处理器的图文都完全一样,这也就意味着E-PL3在画质上有可能和E-P3相当。但不要忘记了,微单也是数码的,它离不开软件的支持,软件也可以设置瓶颈,用软件控制档次在数码产品设计中也很常见。硬件一样不等于性能一样,这点需要明确。

这颗Live MOS感光器,最高感光度为ISO12800,而最低为ISO200,为什么取消ISO100,这令人费解。有效像素为1230万,其分辨率足够满足大部分场合应用。感光器模组包含除尘系统,奥林巴斯的除尘系统非常高效,基本无需担心感光器落灰。防抖功能并没有因为机身尺寸变小而删除,得以完整保留,和E-P3一样,支持手动定义防抖焦距段,支持8mm-1000mm。

除尘和感光器防抖[机身防抖]是Pen系列的特色功能,这两个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们对提高出片率都有正面帮助。

操控

由于机身缩小很多,留给操控的空间并不多,很多功能需要通过菜单来设置,E-PL3支持功能按钮自定义,FN、十字右、十字下这些按键均可以自定义为喜欢的功能,可定义按钮比E-P3少一个,通过自定义,可以很好的改善操控性,至少在常用参数的设置上,不会比E-P3低效多少。

E-P3引入了触摸操控方式,而E-PL3并不具备。触控操作的最大意义就是能够最高效的方式选择对焦点,不管按键和滚轮有多少,在设置对焦点的效率上,一定是触控最快最准,可惜的是,E-PL3并没有保留触控方式,因此在操控上的体验与E-P3的差距更加拉大了。

不过E-PL3也有增强的地方,就是配备了翻转屏取景,可上80度,下45度取景,这大大方便了高低机位的拍摄,这点上优于E-P3。屏幕对角线三英寸,16:9规格,这点很怪异,E-P3是3:2的屏,而E-PL1是4:3的屏,Pen系列在屏幕长宽比的选择上似乎很随意。屏幕长宽比的改变,也导致常用照片长宽比的变化。E-PL3支持4:3、3:2、16:9、1:1几种宽高比拍摄,但只有16:9下可以实现全屏取景,因此16:9会用得更多一些。NEX-C3、5N采用的翻转屏92万点,而E-PL3的取景屏点数为46万,分辨率520X293,精细度有肉眼可察觉的明显差别,但E-PL3的屏幕在抗眩方面做得更好,强光下时,可视性相对更好一点。

艺术滤镜与场景

艺术滤镜是Pen系列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功能,其中有几个效果十分夸张,改变场景的作用明显,被戏称为“无耻滤镜”。E-P3中内置了10组艺术滤镜,而E-PL3进行了删减,保留了六组,去掉了淡化、柔光、柔焦、柔和怀旧4组,但最受欢迎的戏剧效果得以保留。剩下的六组功能上没有变化,依然支持进一步的参数设置。在实际使用中,这些滤镜的实现效果也没有缩水,依然保持了很好的趣味性和不错的实用性。在开启艺术滤镜后,机内处理器会实时计算效果,反应到屏幕上会有延时。和大部分相机一样,E-PL3也内置大量场景设置,例如风景、黄昏、人像等,这些场景设置针对性优化,对于菜鸟而言,可以简化操作。E-PL3的场景设置特色并不多,这里不详细讲解。

对焦

E-P3的对焦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在发布E-P3测评时,我们手头还没有奥林巴斯最新的几只镜头,据说这些新镜头配合E-P3时会更快,后来我们使用M.Zuiko 1442IIR以及M.Zuiko 45mm F1.8 镜头来验证,结果证明对焦速度还能更快,已经完全不比中低档的单反逊色。而E-PL3的速度与E-P3一样迅速,两者在对焦性能上没有区别。

E-PL3的对焦性能对提高活动物体的捕捉率大有帮助,其算法也较好,例如高透明度的肥皂泡,也能准确合焦,而不是对焦对到肥皂泡后方。在实际使用中,对焦的快速与否与出片率密切相关,同时它也能提高机器的使用率,对焦是否快速是每按下一次快门时都能感受到的。

E-PL3依然提供了焦点区域放大功能,这对使用手动镜头的用户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能轻易实现精确对焦。E-PL3采用的是反差式对焦,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假设一个人站在背景很花的墙前面,对焦点可能会落在墙上,此时可能需要手动对焦[MF]协助,放大对焦此时也能派上用场。

反差式对焦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焦精度高,但对焦精度也与光照是否充分有关,在光照充沛的场景,其对焦精度能达到最优化,而在光照不充沛和反差很小的场景中,其对焦精度会下降,E-PL3同样存在此类问题,不过在掌握一定技巧之后,其对焦效率不会比中低端单反差,至少不会比入门级单反差。

测光

E-PL3的测光系统与E-P3相同,同样为数码ESP测光[324点多区域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约占取景器屏幕的1%. 可选亮点/暗点测光模式]三种模式,最常用的为ESP测光。ESP足够应付大部分场景,即便出现较大反差的场景,例如冰川这张,也能实现比较准确的测光,这种场景中,可以设置-0.3EV,能得到更大的安全边际值。

快门

E-PL3支持的1/4000-60秒的快门速度范围,超过60秒时,自动转换到B门模式,B门最长支持30分钟,默认为8分钟。这些快门范围已经大大超过了日常常用的曝光时间范围,足以满足绝大部分的场景应用。

色彩与白平衡

在默认设置下,E-PL3的白平衡会有呈现偏暖的趋势,这其实是奥林巴斯一贯坚持的色彩风格,这种风格下,对暖色的表现力非常突出,它能让画面呈现一种更易亲近的感觉,这也是一种讨巧的色彩风格。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偏暖色调,在E-P3中,奥林巴斯加入了“正常的白平衡”选项,即中性化的白平衡,这个功能E-PL3也具有,这个功能相当有用,它等于提供了2种色彩风格可选。

在“正常的白平衡”设置下,E-PL3的色彩中性化,此时的色彩模式会将阳光等同于白光,看惯了传统风格的,会认为这种模式偏冷。但这是目前主流的色彩风格。在任何白平衡设置下,还可以色彩补偿,例如偏红或者偏绿,进行个性化的自定义。

与E-P3一样,E-PL3也支持手控色温设置,支持调节范围2000K-14000K,2000K-4000K步进100K,4000K-7000K步进200K,7000K-10000K步进400K,10000K14000K步进1000K。通过手工设置色温,可以实现冷暖色调的取向,大大丰富了创作空间,这是十分实用的功能。

在不同的镜头配合下,E-PL3的色彩表现也有所不同,使用定焦头,色彩反差更大,锐度更高,色彩也更为浓郁,配合奥林巴斯早期的镜头,例如M.Zuiko 17mm F2.8,色彩更容易呈现暖色趋势,配合新的定焦和松下系的镜头,色彩更倾向中性化。如果你了解奥林巴斯单反的色彩风格,就能体会到新的Pen系列色彩已经没有当年个性和浓郁,但相比其他品牌,E-PL3的色彩风格依然算得上是偏浓重的。

相比E-P3,E-PL3的色彩风格保持一致,两者的片子混在一起时,难分彼此,这点令人欣慰,奥林巴斯并没有因为价格的悬殊而故意在色彩上拉开差距,如果你认为E-P3的色彩具有表现力,那么这个评价亦可套用在E-PL3之上,负面的评价亦然。

感光度

E-PL3取消了ISO100感光度,这其实是一件坑消费者还不利己的事情,奥林巴斯的思维方式有些奇特也显得缺乏诚意。限制了低感光速度,实际会对使用大光圈镜头造成限制,日光下使用大光圈镜头将被迫收缩光圈。

从本次测评起,我们改进了展示方式,每级ISO截图都单独以大图方式展现,这样大家能更加清晰的了解相机的抑噪性能。从测试来看,E-PL3的ISO1600还能保持可用程度的成像质量,比起前一代产品有了明显进步,与E-P3也没有区别。我们特意使用了E-P3拍摄了一组相同的ISO测试图,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可以认为,E-PL3的抑噪算法与E-P3完全一样。随着ISO的提高,图像锐度会下降,某些细节也会丢失,实际使用时,还是应该尽可能的使用低感光度,这也是我们对奥林巴斯取消ISO100耿耿于怀的原因。

在实际场景拍摄中,得到的结论与测试的结论相近,在控制好曝光的前提下,ISO1600以及以下的感光度的表现都还算理想。

E-PL3机身固件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激活bug[激活原因不明],结果就是ISO紊乱,严重劣化画质。在上图中,可以看到,局部截图中的噪点已经不比ISO1600时少了,这个bug发作时,会对当时拍摄的所有片子产生作用,简单的说,bug发作时,你使用ISO200拍摄,只能得到ISO800甚至ISO1600级别的画质甚至更差,重置系统可以恢复正常。这个bug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巴斯E-620数码单反相机上,就曾经出现过,我们希望奥林巴斯的工程师好好检查固件,不要让用户辛苦拍摄的作品打了水漂。E-P3和E-PL1暂时还没发现此问题。

前些时候,某媒体发布了E-PL3的测评报告,指出E-PL3的各级ISO表现均不如E-P3,这有可能是因为bug被诱发了结果。在实际使用中,出bug的概率并不大,但造成的心理影响很大。

高清视频

E-PL3的视频拍摄性能也与E-P3相同。支持1080i[非1080P,i表示隔行扫描]摄像,优良模式下,数据码率能达20Mbps,而720P高清优良模式,数据码率17Mbps,输出帧率均为30FPS。视频拍摄与照片拍摄没有太大区别,对焦设置、测光设置、白平衡设置、场景设置和ART滤镜设置以及其他参数控制都可用于视频拍摄当中,但ART滤镜设置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用于高清拍摄时会明显丢帧。拍摄过程中,自动对焦没有单帧拍摄那么快,但很轻柔,镜头噪声很小。拍摄过程中可以手工锁定曝光。拍摄时长被限制为最高29分钟。在使用较新的镜头进行拍摄时,对焦时更加安静和平滑。

与E-P3的异同

E-PL3在主要性能上与E-P3一样,两者的对焦性能、画质没有区别,可以视为完全一样,但其他细微,E-P3的做工、用料、操控性。手感更好,明显优于E-PL3,但体积和重量也明显大于E-PL3。E-PL3具备翻转屏,可以更加轻松的实现非常规机位取景,但没有触摸控制,选择对焦点的效率不如E-P3。E-P3的快门也与E-PL3有区别,E-P3的快门声更加清脆,使用脚架开启延时并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会发现E-P3的成像更加锐一点,原因来自快门自身的震动,可以认为,在消除快门震动对机身的影响方面,E-P3做的更好。

在使用M[手动]档拍摄时,也会存在差异,例如使用引闪器拍摄,均设置为F16,1/160s闪光同步,E-P3的取景更加明亮,而E-PL3取景会很暗,原因来自E-PL3会以当前的光圈和快门时间参数来取景,我们认为这是奥林巴斯故意为之,为棚拍添加了不便,而E-PL1都不存这种问题。另外,E-P3和E-PL3的闪光最快同步时间也不一样,E-P3为1/180s,E-PL3为1/160s。不过这些区别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都难以察觉。

整体印象

总结一下E-PL3的主要特点:

快速的对焦系统

轻巧的机身

可翻转电子取景

更全面的白平衡设置,个性开始趋于中性风格

高感光度表现有1-2档提升,但ISO100被取消

画质有一定进步,但不是质的提升

相对完善的高清视频拍摄功能

固件存在bug,对画质产生负面影响

E-PL3虽然存在bug,但性价比明显优于E-P3,除了操控之外,E-PL3的画质不逊色E-P3,功能方面也缩水不多,一些重要的功能都被保留。E-PL3在大幅缩小机身体积的同时,并没有走极端化路线,保留了热靴,保留了除尘、防抖,这比起竞争对手来说要做得更好。至于那个bug,诱发的概率并不大,有害性也有限,但还是希望奥林巴斯的工程师重视,早日发布新固件修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